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華
圖/視覺中國
今年的4月11日是第26個“世界帕金森病日”。帕金森病既是中老年的第三大“殺手”,又出現了年輕化的發病趨勢。而我國有300多萬帕金森患者,每年新增約10萬患者。
為了提升大眾對帕金森病的科學認知,推動中國帕金森病診治規范化,由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帕金森病及運動障礙學組和中國醫師協會神經內科醫師分會帕金森病及運動障礙專業委員會共同指導,美敦力發起的“把生命典亮”擁抱郁金香五周年回顧暨抗帕詞典發布會于4月1日通過線上直播舉辦。
我國有約300萬帕金森病患者 每年新增10萬患者
帕金森病,是一種常見于中老年人的運動障礙病。作為繼心腦血管病和腫瘤之后的中老年人第三大健康“殺手”,這種腦重大疾病會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
“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有約300萬帕金森病患者,65歲以上中老年人發病率為1.7%,每年預計新增10萬患者。預計到2030年,患病人數將達到近500萬人,約占全球帕金森病患病人數的一半。然而,該病在我國仍處于認知度低、就診率低、診斷率低的現狀?!鄙虾=煌ù髮W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神經內科陳生弟教授說。
據統計,有40%的人認為帕金森病完全是遺傳疾??;有30%的人認為帕金森是致命的疾??;還有10%的人認為帕金森可以被根治。這些都是對帕金森病的誤區。陳生弟教授指出,經過200多年來對帕金森病的探索,帕金森病的病因始終是未解之謎,可能是年齡、遺傳、環境等因素工作作用的結果?!坝捎谀X內黑質部位出現了急劇結構退化,不能產生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而使得腦部指揮肌肉活動的能力受到限制?!?/p>
提高對帕金森的疾病的認識 避免大眾陷入誤區
當罹患帕金森病的時候,患者了可能會出現“面具臉”雙眼凝視(眨眼少)、姿勢前傾、行走時手臂不擺、下肢僵硬、髖膝關節屈曲、慌張步態等癥狀。但是患者往往還以為是老年癡呆等疾病,專家指出,應對帕金森病早診斷、早發現和早治療,根據年齡、癥狀類型、嚴重程度等選擇藥物。
“藥物治療是基礎,當病程超過5年藥效不好的時候,可以選擇手術治療,而手術治療首選微創外科治療手段?!笔锥坚t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神經外科張建國教授說。
為了提高大眾對帕金森病的認知,我國帕金森病領域的25位專家參與編審《抗帕詞典》,旨在提升帕金森病患者、家屬、基層醫生和普通大眾對帕金森病和科學治療手段的認知,避免陷入誤區。
“《抗帕詞典》收錄了豐富的帕金森病相關名詞,覆蓋疾病、用藥、手術、康復和醫學人文五大方面,運用圖文結合的形式,告訴我們專業的疾病知識也可以通過有趣的方式讓人了解?!睆V東省人民醫院神經科王麗娟教授介紹道,“最讓我們自豪的一點是,本書為公益贈送形式,不收取費用,希望能為更多帕友和家屬提供幫助”。
治療不僅要立足當前
并且要長期管理
“帕金森病是一個綜合治療的過程,藥物、手術、康復和心理疏導應該始終貫穿在患者的治療中,通過長期管理,這樣才能使患者獲益?!睆埥▏淌诮榻B,“DBS療法是外科首選的治療手段,經過內外科醫生的協作,手術和藥物的治療相結合,可以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p>
據悉,所謂DBS療法,即腦深部電刺激,俗稱腦起搏器,通過植入大腦中的細微電極,發射電脈沖刺激腦深部的特定核團,進而達到控制患者運動癥狀的目的,是外科治療領域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技術。該療法全球臨床應用超30年,造福全球超17.5萬患者,治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公認,目前是帕金森病治療的首選外科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