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美國的世界領導地位與中國的戰略定力
2021年5月28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在西點軍校出席學員畢業典禮並發表演講,特別談及美國在國際事務中應該承擔的所謂“領導”角色,“美國必須永遠(處於)領導(地位),如果我們不領導,沒有別人會來領導”?!拔覀兠鎸Φ膯栴}……不是美國是否會領導,而是我們怎麼去領導——不只是保障我們的和平與繁榮,還包括將這種和平與繁榮傳播到全球各地?!边@是對奧巴馬主義的又一次集中闡釋。
正確認識美國的世界領導地位
美國的世界領導地位問題實際上是一個建構出來的概念,一方面美國要有基於自身國力領導世界的意願,另一方面又涉及他國的認知與利益兼容。
目前看美國仍然具有領導世界的軟硬實力,當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與之匹敵。美國國內GDP總量一直高居世界第一,根據世界銀行和美聯儲的數字,2000年時美國GDP為9.9萬億美元,佔世界GDP總量32.3萬億美元的30.8%。2007年,受到次貸危機的影響,美國GDP增長放緩,僅為2.2%﹔2008年,美國GDP增長1.3%,創5年來最低水平,全年GDP達到14.33萬億美元﹔2021年美國GDP增長1.9%,GDP總量達到15.4萬億美元。同時由於美元作為全球貨幣的對沖作用,因此美國受到的國際金融危機的負面影響遠遠低於歐盟內部一些經濟體,同時美國早年在經濟發展領域積累了一系列的成功經驗,包括以信息高速公路建設為核心的科技政策、貨幣政策、貿易政策等一攬子應對經濟全球化的綜合措施,使美國率先登上了以信息產業為核心的“新經濟”的戰略平臺。
2008年6月12日,美國蘭德公司發表的一份報告中指出,美國在科技領域仍然保持全球領先地位,美國在科研開發方面的投入佔全球的40%,70%的諾貝爾獎獲得者在美國受到聘用,全世界排名前40名的大學有3/4在美國。
當前,奧巴馬政府正在呼喚美國實體經濟的回歸,特別是2021年美國頁巖氣產量井噴式增長近20%,達到2000多億立方米,這改變了美國能源供應格局,使該國進口天然氣和LNG量大幅度下降。而以低能源為基礎的低綜合成本,使美國制造業的競爭優勢正在提升。以美國基礎化工行業的全球競爭力為例,2008—2009年還幾乎位居末席,今天則成為世界最強。美國能源獨立性為其對外政策特別是能源政策調整提供了可能。因此,頁巖氣革命使美國在復雜的相互依賴的能源博弈中具有更為優越的地位和討價還價的能力。
美國的軍力在全球范圍的壓倒性優勢地位仍在,並且是現有的全球安全體系的強有力支撐者,未來很長時間內都看不到顛覆性挑戰。
更重要的是,美國不但具有公認的超強硬實力,並在實際上控制著全球服務於以其霸權為主導的國際制度和機制架構,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在現有的國際經濟秩序中居於核心地位,通過主導出臺一系列有利於自身的國際貿易和金融規則,使世界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飽受“富者愈富,窮者愈窮”的“馬太效應”的波及而被邊緣化。
此外,美國的族群融合也令世人矚目,奧巴馬當選美國總統后,美國有色族裔在參與美國政治生活的積極性方面迅速提升。2006年,美國芝加哥大學全國民意研究所公布了關於民族自豪感的全球調查結果。在34個被調查國家和地區中,美國人排名第一。這項調查的負責人湯姆·史密斯稱,研究顯示,美國公民的自豪感最強。在被問及是否更願意當本國國民而不是世界上任何其他國家的國民時,75%的美國人表示強烈認同,是比例最高的。
今天,不但好萊塢電影、美國快餐、美國高等教育風靡全球,美國也一直試圖將自己的文化作為所謂“全世界的福音”加以推廣。冷戰期間和冷戰后,美國政府一直投入大量資金與人力,設立了各種各樣的政府和非政府機構,專門負責執行向海外推行其文化與價值觀,特別是美國把自己的軟實力濃縮為“自由、民主、人權”,在軟實力對外輸出領域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戰略架構和執行體系。
美國鞏固了世界第一的綜合實力之后,對於領導世界這一核心目標毫不諱言,特別是在蘇聯解體后,美國認為華約和北約兩大陣營之爭已經隨著美國的勝利而走向“歷史的終結”。1994年克林頓政府提出了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報告,正式確認了冷戰后美國對外戰略為“參與和擴展戰略”,提出冷戰后美國對外戰略的總體目標是維護和加強美國的領導地位。而當前奧巴馬在闡述美國承擔“世界領導”角色時包含了四點要素:在美國核心利益受損或民眾生命受到威脅時動用武力﹔轉變反恐戰略,與恐怖組織尋求立足的國家展開更有效合作﹔繼續通過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和聯合國等機構維護和強化國際秩序﹔繼續在全球推銷所謂“民主”和“人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