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距離聆聽“兩彈元勛”的故事
戴上VR眼鏡走進虛擬世界
體驗多學科融合的科普大篷車……
你以為這些都要在科技博物館才能體驗到?
3月30日,新區博雅學校的孩子們不出校園,就感受了一場集科學性、趣味性、參與性為一體的科普盛宴。
這次“科技之春”科普進校園活動是由科技城新區科技創新局與省科普基地聯合開展的。通過航空航天知識講座、零距離聆聽“兩彈元勛”故事、科普大篷車展示活動、科普作品展評頒獎等一系列活動,進一步激發學生講科學、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熱情。
01
“科普大篷車” “嗨”翻青少年
當天下午,在科技城新區博雅學校,擺滿科普儀器的校園廣場,成了孩子們的課間“網紅”打卡地。
活動現場,科普大篷車向孩子們展示了“數有其律”“健康生活”“能力測試”“機械傳動”“材料科學”“虛擬現實”科普展品,內容涉及光學、電學、數學、電磁學等學科,讓師生們眼界大開,同學們紛紛駐足親手操作科教展品,親身體會科技的神奇魅力。
孩子們被一件件直觀可操作的模型吸引住了,雀躍著排隊體驗。雙手放在金屬片上,屏幕上顯示出心跳頻率,了解人體的奧秘;翻動滾筒,在白色珠子中快速找出紅色珠子,體驗概率的神奇;戴上VR眼鏡,跟隨機器人的腳步,開啟盛大的視聽體驗……
他們在這些科普模型前或駐足觀看,或動手操作,有的在觀察動畫的原理,有的擺動小球研究力學原理……孩子們與科技零距離接觸,動手參與、交流原理,時不時發出贊嘆之聲,對蘊含其中的科學知識也更容易理解了??破罩庹樟镣?,點亮孩子們的科技夢。
“我最喜歡心肺復蘇和VR裝置了,特別神奇,特別好玩!”“太有意思了,我真切感受到了科學的神奇和有趣。以后一定好好學習,學科學用科學,為社會多作貢獻?!?年級9班的董詩瑤說。
02
科普大講堂 播下科學種子
圖書館三樓,一堂別開生面的科普課開講啦。
“人類一直夢想著飛上月球,因為從古至今,月亮被賦予了種種美好想象,”省科普基地講解員馮俊用花好月圓等一連串膾炙人口的成語典故,帶著孩子們開啟了“奔向月球”航空航天知識講座。
“他不顧眾人勸說沖向了投彈點,找到了一塊碎片,推測出試驗失敗的原因——一根斷了的傘繩導致降落傘空中打開失敗,炸彈也在猛烈沖擊中破碎,沒有起爆……”市關工委科技宣講團團長張光明給同學們講述了“兩彈元勛”錢學森和鄧稼先的故事。
各班教室里,孩子們在老師的組織下,認真觀看直播。孩子們零距離聆聽“兩彈元勛”鄧稼先的故事,被他獻身“兩彈一星”事業的精神所感動。
“‘兩彈一星’是祖國的豐碑,永遠屹立在我們心中,而創立這座豐碑的元勛們身上煥發出的革命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去繼承和發揚?!?年級2班的嚴紫玉說。
關于科普進校園他們這么說
博雅學校校長杜存謙:“作為新區第一所公辦義務教育學校,學校始終以立德樹人為中心,學用結合,探索出學科教學、信息技術、創客實踐、腦科學等多點融合的雙減創新模式??破者M校園活動激發了學生的科學興趣,為學校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與科學素養埋下了火種?!?br>
新區科技創新局楊靜霞:“我們通過科普標識及科普手抄報展評、科普進校園等系列活動,向全區青少年推廣科普知識,用科學家精神感召青少年,激發好奇心,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讓科學的力量扎根心底,為新區營造濃厚創新氛圍,為激活創新新引擎培養更多科技人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