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2月5日,航拍的成都天府國際機場,T1和T2航站樓如一對金色的翅膀展現在眼前。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何海洋攝
偉大思想引領偉大征程,深情牽掛激勵不懈奮斗。
2018年2月10日至13日,農歷戊戌年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考察,在巍巍大涼山、綿綿沃野間、滔滔岷江畔,親切看望慰問各族干部群眾。
四川人民永遠銘記那一幕幕感人場景:習近平總書記與彝族老鄉一起謀劃精準脫貧之策,在天府新區提出建設公園城市,叮囑企業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祝福地震災區群眾用勤勞雙手建設美好生活……更殷殷囑托9100萬四川兒女推動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
春風化雨,滋養萬物。四川省委、省政府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使命感,把習近平總書記來川重要講話精神與對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結合起來,作為一項長期重大政治任務堅定抓好貫徹落實,帶領全川人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一步一個腳印把習近平總書記為四川擘畫的宏偉藍圖變為美好現實。
以夢為馬,勇毅前行。
農歷辛丑牛年春節前夕,回訪習近平總書記深深牽掛的蜀中大地,處處是令人欣喜的新氣象:
88個貧困縣全部摘帽、11501個貧困村全部退出、625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解決了困擾四川幾千年的絕對貧困問題;
16個市州GDP超過千億元,有萬億成都、三千億綿陽、6市處于兩千至三千億區間,主干引領帶動、多支競相發展、干支協同聯動的局面初步形成;
川渝兩省市合力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成勢見效。發軔于天府新區,覆蓋全域成都,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令人向往;
成渝高鐵提速,成達萬高鐵、成自宜高鐵、渝昆高鐵川渝段加快建設,成渝中線高鐵有望今年動工……
人們聽到的每一條喜訊、感知的每一個變化,都與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的關心關懷密不可分。
一元復始,萬象更新。站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上,四川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四川的新征程。
征途漫漫,惟有奮斗。全省上下將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重托,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促進高質量發展,接續奮斗、勇往直前,凝心聚力創造更加燦爛的輝煌。
新方位
自覺與黨中央對標對表,從國家大局中找準定位,在執行黨的大政方針中完善治蜀興川方略,崇尚實干、不騖虛聲,始終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堅定前行
掛燈籠、貼春聯、煮臘肉,四川各地年味濃郁。此情此景,與去年此時疫情陰影籠罩下人車稀少的街巷,形成鮮明對比。
戰勝驚濤駭浪,關鍵靠掌舵領航。歷史和現實雄辯證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是風雨來襲時中國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
自覺與黨中央對標對表,不折不扣貫徹落實黨中央大政方針和決策部署,這也正是我省近年來不斷開創各項事業新局面所積累的最根本的經驗。
人們常說,方位把得準,才能站位高、思考深、見其遠。四川的歷史方位,就是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大局中找準定位,結合新時代新使命新要求,進一步認清省情實際,完善治蜀興川方略,強化責任使命擔當,確保始終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堅定前行。
2018年6月,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召開,對實施“一干多支”發展戰略作出部署。這個事關四川長遠發展的戰略出臺背后,是省委系統梳理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分成10個方面逐一研究貫徹落實意見,并成立22個重點課題組,充分運用全省“大學習、大討論、大調研”活動成果,形成306個調研報告提供強大支撐。
黨中央召開的重要會議,第一時間跟進學習、研究貫徹舉措;黨中央交辦的事項,建立臺賬跟蹤督辦,做到事事有著落、件件有回音,這是省委多次強調的工作原則。
2019年12月,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省委十一屆六次全會審議通過《中共四川省委關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推進城鄉基層治理制度創新和能力建設的決定》。特別引人注目的是,全省全面鋪開鄉鎮行政區劃和村級建制調整改革,減少鄉鎮1509個、減幅32.7%,減少建制村18429個、減幅40.6%。
改革大刀闊斧,群眾廣泛支持、積極擁護。省委總結經驗,第一條就是始終把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優化行政區劃、加強基層治理的系列重要論述作為根本遵循,牢牢把握住了正確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