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是白天的延伸
對于一座城市來說
夜晚也蘊藏著巨大的魅力
夜間文旅消費
成為江西旅游經濟新亮點
近日
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廳公布了
2021年江西省首批省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
入選名單
14處街區榜上有名
景德鎮陶溪川文創街區
陶溪川文創街區位于世界瓷都景德鎮東城片區中心,東至老廠路,西接童賓路,南臨新廠西路,北到鳳凰山北麓,總規劃占地2平方公里,建筑面積150萬㎡。陶溪川是由景德鎮陶文旅集團旗下的景德鎮陶邑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打造運營,是景德鎮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建設的重點項目。陶溪川以原宇宙瓷廠為核心啟動區,融傳統+時尚+藝術+高科技于一體,凸顯國際范、強體驗特色,成為陶瓷老工廠成功轉型的樣本、產業發展升級與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典范。通過結構改造、活力再造,從傳統制造業成功轉型為文化創意產業、文化旅游業和現代服務業,實現了傳統與現代、文化與科技、生產與生活的深度融合,在國內外產生積極影響,在業界形成“陶溪川”現象。
撫州市文昌里歷史文化街區
文昌里,位于撫州老城區城外,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1處(玉隆萬壽宮),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6處。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玉隆萬壽宮(撫州會館)、文昌橋、正覺寺、天主教堂、孝義橋等。而具有江右傳統特色的贛派建筑民居更是星羅棋布散落在文昌里每個角落。文昌里的稱謂源自唐代中期,撫州官府在城東撫河段修筑攔河蓄水堤壩。堤壩建成后,根據古星相學說:"文昌在斗而北,謂主撫州。"堤壩上值文昌星,預兆撫州文化昌隆,故命名為"文昌堰",又稱"千金陂"。北宋沿襲唐代鄉里制度,撫河以東屬港東廂,因其地有文昌堰,故將文昌堰附近區域命名為"文昌里",迄今已歷千年。其后與"文昌"相關的地名,如文昌橋、文昌門、文昌堂、文昌樓、文昌閣、文昌軒等一批代表臨川文化特色的贛派建筑相繼應運而生,撫州也自此科甲鼎盛,人文蔚起,文化昌隆,名揚四海。
贛州江南宋城歷史文化街區
江南宋城歷史悠久,底蘊深厚,文化璀璨。從南朝梁圣元年至上世紀80年代,江南宋城一直是贛州的政治、經濟、教育中心?,F留存有郁孤臺、宋城墻、八境臺、福壽溝、慈云塔、文廟、古浮橋等唐、宋歷史遺跡,以及陽明書院、廣東會館、蔣經國舊居等歷史建筑和文保單位。包括辛棄疾、蘇軾、周敦頤、文天祥等眾多歷史名人在這里留下了無數膾炙人口的詩詞。江南宋城約3.22平方公里,共有郁孤臺、姚衙前、南市街、慈姑嶺、灶兒巷等5個歷史街區,和新贛南路1個傳統風貌街區。為更好展示江南宋城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將通過打造江南宋城文化藝術館、宋韻雅苑、宋潮演藝公園、龜角尾夜游公園等宋文化主題文化旅游產品,建設陽明路、民生百業街、匠心百藝街等特色文化街區,來活化千年宋式風雅生活,弘揚千年宋式美學。讓游客在“穿宋服,逛宋城,住宋宅,觀宋景、品宋宴”等系列體驗中、在“風雅頌”的宋式美學生活的潮流中,收獲不一樣的“宋潮樂逍遙”文化旅游體驗。
南昌萬壽宮歷史文化街區
南昌萬壽官歷史文化街區位于南昌市老城區西南面,北臨中山路,東至翠花街,南面和西面臨船山路。萬壽宮歷史文化街區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文化商業街區,它的興起和發展是豫章文化和商業繁榮的縮影,是江西興盛千年的商業福地。南昌萬壽宮街區在明清時期是江南三大商貿中心之一,明代中期,南昌萬壽宮地區就有“商賈如云,貨物如雨,萬足踐踏,冬無寒土”之說。萬壽官歷史文化街區項目因其所處位置為原南昌鐵柱萬壽官遺址,周邊區域為古南昌城商貿核心區,街區自古以來是水運發達而形成的以宗教文化、商幫文化、市井文化和商貿服務為一體的繁華鬧市,由翹步街、合同巷、棋盤街、醋巷、萬壽宮巷、蘿卜巷、萬壽宮街、鑼巷等三街五巷構成,是最能代表南昌歷史演變、商業發展、傳統民俗、市井文化和古建筑風貌的城市街區,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巨大的文化價值。
宜春萬載古城景區